(资料图)
近日,在海南三亚荔枝沟菜市场档口,多张醒目的黄牌引人注目,内容为“短斤缺两被黄牌警告商户”。三亚市市场监督部门表示,警告牌必须挂满三十天,如果改正了就会撤下警告牌,不改正则会继续悬挂。这一举措引得众多网友关注,创新的治理行为,既有威慑作用又有回旋的余地,不少网友支持全国推广。
“缺斤少两”等欺客宰客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,究其原因,还是因为其本身具有隐秘性、随机性、数额小且流动性大的特点,其违法成本低、取证查处难。商家偷偷在秤上做点手脚,消费者难以发现。且商品金额不算太高,许多消费者没有事后复秤的念头,偶有发现,有些消费者也懒得计较,或让商家赔偿差额,就此了之。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“潜规则”迟迟无法“见光死”,也让商家形成了“一次性生意”“坑到就是赚到,没坑到也亏不到”的错误想法。
但“短斤缺两”这一行为,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本该享有的公平交易权,还损害了诚信交易的市场秩序,阻碍市场经济健康运行。此前,就算商家存在违法行为,但也只有上当者知晓、执法者清晰,惩处之后,似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。对于这类商家进行挂黄牌警告,一方面能够提醒消费者,让其能清晰地了解到市场里的商户信誉,在购买前有所选择,避免“踩坑”。另一方面,让不良商家受到“声誉惩罚”,在面对消费者抵制和质疑、生意收入直线下滑的处境中,更清晰地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。从而倒逼商家,以积极的举措改正错误行为,以诚信经营、童叟无欺的态度经营,再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,争取早日摘掉黄牌。
由此可见,对“缺斤短两”商户进行挂黄牌警告,较之以往的警告或罚款等行政处罚方式更加有效,值得借鉴推广。但要注意这一监管举措的配套完善,将各种要求条件提前研判好、规范好,使其约束效果最大化,维护风清气正的交易秩序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王劲草(武汉市江夏区)
责编:杨虹磊